“呜……”时断时续的警报声划破了城市上空的宁静。昨天,是全国减灾防灾日,上午10时,我市试鸣防灾警报。
灾害突发,如何将信息迅速传递给每位市民?防灾警报是首选。据介绍,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,2009年我省决定利用人民防空警报系统发放防灾警报信号,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和重特大事故灾难,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,促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。据悉,防灾警报分为两种,警报信号与警报解除信号。省政府同时建立防灾警报试鸣制度,确定每年全国“防灾减灾日”为全省防灾警报试鸣日,进行防灾警报音响信号试鸣。
据了解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》和《浙江省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》,出现三类情况时,可以鸣响防灾警报:发生或即将发生可以预警的气象、地震、地质、海洋、森林等重特大自然灾害;发生或即将发生可以预警的重特大事故灾难;其他需要发放防灾警报信号的情形。同时,为了让市民更容易获知有关信息,在发放防灾警报信号后,还将利用电声警报器多次播放语音,告知公众有关灾情及应对办法。
不同于防灾警报,防空警报有三种信号。预先警报:警报声悠长中间有停顿;空袭警报:警报声短促;解除警报:警报声是连续鸣响,无停顿。宗和
|